育人特色

首页 > 育人特色 > 正文

我校学子在第十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5-30

浏览量: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叶佳辉 安一卓)5月24日,“天鹅杯”第十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18高校的1845项作品参加此次决赛。我校22项作品进入最终决赛。经过严格评审,我校获特等奖4项(全国占比7%)、一等奖8项(全国占比7%)、二等奖3项(全国占比1%)、优秀奖4项(全国占比2%),我校学子在本次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创历史新高,并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优胜杯”(全国评选10个)。

黄成龙教授指导的“田间智能识别激光精准除草机器人”项目以边缘计算与YOLOv7目标检测算法为基础,构建了田间除草作业的智能识别与精确打击平台框架,成功实现了在无人干预下对杂草的精准识别与激光除草操作。该项目荣获本科生组A类特等奖。

徐胜勇副教授、丁幼春教授指导的“土壤肥力检测机器人”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CNN-FCNN-Transformer检测模型。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提取RGB彩色图像特征,借助FCNN全连接神经网络提取光谱反射率特征,并通过Transformer多头注意力机制,自动调节RGB图像与光谱数据的特征贡献权重,实现数据的最优融合,从而精准检测土壤营养成分含量。该项目获得本科生A类特等奖。

刘浩蓬工程师、谢静副教授指导的“基于多图像融合的玉米考种机器人”项目获得本科生组A类特等奖。该项目分为图像获取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在机器人图像获取系统方面,创新性地设计了玉米对心夹持装置;在玉米图像处理系统方面,项目将利用大量的玉米图像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旨在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管理,从而实现增产提质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卫佳副教授、杨方副教授指导的“蔬菜育苗穴盘播种漏播检测补种装备”项目获C类特等奖。该项目设计了一种装置,实现蔬菜穴盘育苗的补种和吸种全覆盖。该装置由漏播、重播检测装置,气针式补种结构及多关节机械臂吸种部分组成。检测系统基于YOLO11系列深度学习算法,准确检测漏播和重播穴位位置。该装置能够动态检测漏播和重播,并进行补种和吸种,具有高精度检测和高准确性、流畅度的补种、吸种性能。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A类赛道的选手们操控着自己精心改良的智能农机,从容不迫地展开项目答辩,与此同时,B类赛道的智能农业机器人也在有条不紊地模拟工作。最终,我校A类作品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B类作品一等奖3项、优秀奖4项;C类作品特等奖1项。”。带队指导老师黄成龙和卫佳表示:“这次比赛赛制较往年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对我校学子是很大的挑战,但同学们能稳定心态,充分发挥平时科研训练的水平,这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据了解,“天鹅杯”第十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由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等部门联合主办,是共同庆祝“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重要活动。本次大赛以“发展农装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充分利用农业装备行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创新资源,聚力培养造就大批知农爱农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该赛事目前已成功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名单,现已发展为农业装备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项目。

附:我校获奖情况

审核人 瞿明丽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1号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    邮编:430070    邮箱:abc@mail.hzau.edu.cn

版权所有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