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艺润狮山:2025狮山艺术节“悦雅直通车”启航
发布时间:2025-06-11
浏览量:
当编钟的浑厚之音撞上民族管弦乐的灵动,当经典话剧的张力对话法国宫廷乐的华美,近日,2025狮山艺术节“悦雅直通车”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我校先后组织百余名师生走进武汉三大艺术场馆,通过四场高水准的演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一场场滋养心灵的多元艺术品鉴之旅。
钟鼓和鸣:传统现代的交织共振
5月30日晚,我校十余名师生走进武汉琴台音乐厅,由著名指挥家周进教授执棒的《龙腾虎跃——大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将曾侯乙编钟的千年回响与当代民族乐器的创新表达完美融合,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对话。音乐会体裁多样、曲目丰富,编钟与民族管弦乐的协奏段落,既展现了青铜乐器的庄重浑厚,又凸显了民族管弦乐的灵动婉转,融合声乐、二胡、琵琶、古筝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画卷。
“当编钟的金石之音与管弦的丝竹之声完美交融时,我突然理解了‘金声玉振’的礼乐之美。”工学院辅导员贾彦平在观演后感慨,“这种跨越千年的和谐共鸣,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礼乐相成’的中华美学真谛。古老的编钟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图片,而是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的文化使者。”
经典淬炼:话剧舞台的人性叩问
雷声轰鸣,命运纠缠,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家族恩怨在江城舞台拉开帷幕。6月1日晚,我校师生直通车巴士驶向湖北剧院,观看由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经典话剧《雷雨》。其以极具张力的表演,将曹禺笔下家族的悲欢离合呈现得淋漓尽致。从第一幕雷雨将至的压抑氛围,到最后悲剧爆发的戏剧高潮,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情、精准的台词和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完美诠释了剧中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师生观看话剧《雷雨》后合影(校团委 供图)
本科生院詹慧光老师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唤醒思考,这场《雷雨》让师生们看到了文学经典永不过时的力量。”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苏珊珊在返校途中分享道:“以前在书本上读《雷雨》时,总觉得有些距离感。但今晚看到话剧演员们活灵活现的表演,特别是蘩漪在雷雨中那段撕心裂肺的独白,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痛苦与挣扎。这种现场观剧的震撼是书本无法替代的。”
异域交响:凡尔赛宫的巴洛克盛宴
“音乐是独特的国际语言,不需任何翻译。”6月6日晚,师生在琴台音乐厅感受了法国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带来的一场巴洛克音乐盛宴。乐团携三位欧洲著名假声男高音塞缪尔·马里诺、菲利波·米内西亚和李梅里,共同演绎了多部巴洛克歌剧的经典选段,重现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乐章。
▲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留影(琴台音乐厅 供图)
信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冯博文笑言:“第一次发现古典乐离生活这么近。特别是看到演奏家们陶醉其中的神情,才明白音乐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场音乐会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展现了凡尔赛宫百年来的音乐传统,通过精湛的演绎让师生领略到巴洛克时期歌剧艺术的辉煌,更加促进了中法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彩云之韵:汉傣艺术的生态智慧
作为压轴场次,我校组织四十余名师生专程前往湖北戏曲中心欣赏了云南省花灯剧院带来的《孔雀公主》。这部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剧目,由著名戏剧理论家金重根据白桦的叙事长诗《南木诺娜与召树屯》改编,经过精心重排后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新版《孔雀公主》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基础上,既展现了传统花灯戏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舞台艺术的审美元素。此外,更加注重突出剧中的生态主题,通过舞美设计强化傣族‘万物有灵’的自然观,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
▲云南花灯戏《孔雀公主》(湖北省演艺集团 供图)
“通过这场演出,我不仅欣赏到了云南花灯戏的独特魅力,还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剧中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更是与我们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吴芊说道。
走出校园、走进艺术场馆,让师生在最佳的艺术环境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当他们带着剧场里的感动与震撼回归课堂、实验室和田野时,艺术早已悄然化作滋养心灵的源头活水。这种跨越学科、地域和文化的审美体验,正成为狮山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
(本文作者系 通讯员 宫照伊湄 审核人 陈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1号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 邮编:430070 邮箱:abc@mail.hzau.edu.cn
版权所有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